部落格

長期臥床易生壓傷?專家教你「6大照護技巧」守護長者健康

09月29日2025年

在香港,隨著人口急速老化,長期照護需求正不斷增加。愈來愈多家庭面臨長者或重病患者需要長時間臥床的情況,而在這些案例中,最常見卻也最難處理的問題之一,就是「壓傷」。壓傷不只是皮膚表面的問題,它往往牽涉到深層組織、肌肉,甚至骨骼,一旦惡化不僅令患者痛苦不堪,還可能威脅生命。根據國際臨床研究數據顯示,約有 每10人臥床患者,就有1人可能出現壓傷;而在65歲以上人口逐漸逼近兩成的香港,若沒有專業的老年照護與正確管理,壓傷帶來的醫療與精神負擔,將影響整個家庭。


本文由 名卓護 Nu Pro Nurse Centre 的專業護理團隊整理,將詳細介紹壓傷的成因、分級、日常護理注意事項,以及「6大照護技巧」的科學化管理,並分享如何透過 居家照護 及 上門到診服務,讓家屬在舒適環境下得到安心和專業的支援。




為何長期臥床患者易生壓傷?

壓傷(Pressure Ulcer,又稱褥瘡)主要源於身體某部位長時間受壓,導致血流不暢,組織缺氧壞死。常見部位集中在尾骨、臀部、腳跟、肩胛骨等突出處。對於高齡人士而言,由於血液循環減弱、皮膚彈性下降,加上活動能力不足,更容易形成壓傷。

高風險群體包括:

l   長時間臥床或使用輪椅的長者

l   腦中風或脊髓損傷患者

l   失智症或行動能力退化人士

l   長期失禁者(尿失禁/大便失禁)

這些病人的共同點,是缺乏足夠活動能力,無法自行轉換姿勢,加上照護者未必熟悉壓傷傷口管理,便容易造成皮膚受損與感染。


壓傷的 4 個分級:由淺至深的警號

臨床上,壓傷一般劃分為 4 個級別,不同階段的處理方式有明顯差異。

  1. 第一級:皮膚泛紅、溫度升高,但表皮仍完整。若立即減壓,有機會快速復原。
  2. 第二級:皮膚出現破損、水泡或潰瘍,已進入真皮層。若未及時處理,細菌將容易入侵。
  3. 第三級:傷口深入至脂肪層,出現壞死組織及分泌物,治療需數月或更久。
  4. 第四級:最嚴重階段,已見骨骼、肌肉外露,併發感染風險非常高,甚至需要手術如植皮或皮瓣修復。

在香港的臨床案例中,不少家庭因照護知識不足而延誤治療,導致由初期皮膚泛紅,惡化至三、四級大面積傷口,治療過程既痛苦又昂貴。因此,早期防治極為關鍵。


為何壓傷傷口管理如此困難?

對於大多數家屬而言,照顧臥床長者已經非常繁重,一旦出現壓傷,壓力更倍增。壓傷傷口管理涉及的不僅僅是每日換藥,還包括清創、傷口環境控制、感染風險評估等,必須由專業護理人員監督。

此外,不同類型敷料(如水膠體、泡棉、藥性敷料)需根據傷口階段選擇,若使用不當,不僅無效,甚至可能加重傷口。這亦是為何許多香港家庭開始依賴 居家照護上門到診服務,由合資格護士親身處理或指導,既可確保技術正確,又能讓長者獲得專業醫療支援。


6大壓傷照護技巧:科學化預防與管理

根據國際醫學指南,壓傷的預防必須採取所謂的「組合式照護」(Bundle Care),即多角度同時進行。以下 6 大技巧便是核心:

1. 皮膚檢查與保護

每天檢查高風險部位的皮膚狀況,一旦發現泛紅或變色,立即減壓及處理。保持皮膚乾爽,避免潮濕導致皮膚脆弱。

2. 皮膚減壓照護

使用氣墊床、翻身枕或防壓護具,減少受壓時間。一般建議每兩小時翻身一次,確保血液循環流暢。

3. 失禁照護

尿便失禁會大大增加皮膚感染風險。應使用吸濕護墊,並定時清潔皮膚,避免長時間接觸潮濕環境。

4. 營養照護

蛋白質、維他命C、鋅等營養素,有助於皮膚修復與免疫力。長者如有吞嚥困難,可由營養師建議飲食調整或營養補充品。

5. 活動與擺位

即使患者無法起床,也可協助做被動式關節運動,增進血液循環;改變臥姿,避免長時間壓在同一位置。

6. 傷口評估與照護

一旦出現壓傷,應有專業護士進行評估,制定合適的護理計劃,並監測康復進度,必要時及早轉介醫生處理。


居家日常照護與專科護理服務的重要性

在香港,醫院及療養院資源緊張,許多長者選擇在家中療養。然而,家屬未必具備專業知識,容易導致錯誤護理。這正是 名卓護 Nu Pro Nurse Centre 發揮價值的地方。

l 診所/上門到診服務:由專科護理人員親自為患者處理各類傷口專業評估及護理、傷口清潔、換藥處理、感染風險管理。

l 居家日常照護:由合資格護理人員提供翻身護理、換片及護理教育,確保日常管理到位。

l 遠程跟進:透過數碼平台,護士可即時與照顧者或家屬保持聯繫,指導換藥技巧,記錄傷口狀況,提升照護正確性


壓傷照護的家庭挑戰與心理壓力

許多家庭提到,當長者罹患壓傷後,除了醫療費用增加外,心理壓力更是沉重。長者可能因痛楚而情緒低落,甚至抗拒護理;照顧者亦因長時間守護而出現疲憊與焦慮。因此,建立支援網絡極為關鍵。

在香港,專業的 長期照護 機構不應僅提供醫療支援,也應成為家庭的心理依靠。透過定期探訪、專業教育和關懷服務,能減輕照顧者孤單與無力感。


壓傷的可預防性:95% 可避免

事實上,臨床研究表明,95% 的壓傷完全可以透過有效預防手段避免。只要早期採取「6大照護技巧」,並在專業團隊協助下,定時監察與介入,絕大部分的壓傷案例都能在萌芽期受到控制。

名卓護 Nu Pro Nurse Centre 強調:「我們不僅是傷口治療者,更是家庭健康夥伴。」這種以患者為中心、以家庭為基礎的照護模式,正是香港未來 老年照護 的核心方向。


結合專業與家庭力量,守護臥床長者的尊嚴

壓傷並不是臨床上無法避免的「命運」,而是一種可以透過知識與行動被預防的問題。關鍵在於提前介入、持續監測以及專業護理。當家人遇上長期照護需要時,應勇於尋求外部專業協助,善用 居家照護上門到診服務,讓患者舒適地生活於熟悉的環境中,同時獲得最合適的醫療保障。

名卓護 Nu Pro Nurse Centre 將繼續以專業、貼心的服務,陪伴每一個家庭走過這條漫長的護理之路,讓長者在尊嚴與關懷中安度晚年。

電話:

(852) 22738288 / 55882680

傳真:

(852) 28902713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