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防治的核心不只是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更重要的是從「預防、治療、護理與身心康復」全方位出發。
現時醫學界主張「全人治療」理念,強調乳癌病患不僅需要醫療手術與藥物治療,更需要情緒支持、營養管理與專業護理。
在香港,乳癌術後的照顧往往容易被忽略。許多患者在完成手術或化療後,雖然出院回家,但卻面對許多術後不適與日常生活上的重重挑戰,例如:
這些狀況若缺乏持續專業支援,往往影響康復速度甚至導致併發症。因此,一個整合專業醫護與家庭照護的系統是病患術後康復的關鍵。
1. 傷口護理與感染控制
乳房手術後,無論是乳房全切除、部分切除或重建手術,傷口護理都是首要任務。傷口必須保持清潔、乾爽,並定期更換敷料。上門護士能每日到戶檢查傷口狀況、清潔換藥,及早發現紅腫或滲液異常,避免感染惡化。
2. 淋巴水腫預防
手術過程中若切除淋巴結,患者上肢淋巴管流動可能受阻,導致水腫。專業護理員會教授患者進行簡易手臂運動、並協助進行手法淋巴引流(MLD),循序漸進幫助血液與淋巴循環,減低腫脹與疼痛。
3. 體能與心理康復
根據臨床研究,術後疲勞和情緒焦慮是影響康復的兩大主因。名卓護 Nu Pro Nurse Centre 的團隊除了提供護理支援,亦強調心理照護,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規律,鼓勵漸進式活動與情緒疏導。
4. 飲食營養規劃
術後乳癌患者需要足夠蛋白質協助組織修復,避免高糖與高脂飲食,以減低復發風險。專業護士會協助制定個人化飲食計劃,搭配中西營養建議,使身體更快回復元氣。
在香港的醫護體系裡,「專科護士」與「私家看護」雖同屬護理人員,但專業層次與服務重點截然不同。為避免混淆,以下清晰對照兩種角色的分工與服務範疇:
服務類型 |
專科護士服務 |
私家看護服務 |
專業身份 |
註冊護士、受過臨床訓練與專科認證 |
經訓練的看護人員,重視實務照顧經驗 |
服務重點 |
臨床護理與病情監察 |
日常生活照顧與情緒支持 |
服務範疇 |
專科傷口護理、淋巴引流、臨床監察 |
日常照護、協助、活動支援、心靈支持等 |
服務地點 |
上門到患者家中/院舍 診所都有提供服務 |
居家照顧、陪伴及生活支援 |
主要對象 |
需專業醫療護理及監察的術後病人 |
康復中、行動不便或需日常支援人士 |
透過這種專業分工,名卓護 Nu Pro Nurse Centre 能為客戶設計雙線並行的護理方案:
如此一來,患者可同時獲得醫療層面的安全保障與生活層面的細緻照顧,形成最全面的居家護理連結。
1. 專科傷口護理與引流管監控
傷口感染是乳癌術後最大風險之一。專科護士能每日上門檢查傷口,清潔更換敷料,監察滲液、溫度或炎症跡象,立即上報醫師處理。
2. 淋巴引流與水腫管理
許多乳癌術後患者有淋巴水腫問題。經訓練的護士會運用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 MLD)及教授簡易運動,改善循環與減少腫脹。
3. 臨床健康監察
護士會定期監測血壓、體溫、脈搏、營養攝取狀況等臨床數據,協助主治醫師追蹤康復進度。
1. 日常起居照護
協助洗澡、更衣、飲食準備、扶助行動等,讓患者在安全環境下生活自理。
2. 身心支援與陪伴
私家看護除了照顧身體,更重視陪伴與傾聽,協助病患面對術後焦慮與形象自信問題。
3. 康復活動協助
依照護士指導,協助患者進行簡單活動練習,如手臂伸展及姿勢矯正,確保運動姿勢正確並預防拉扯傷口。
名卓護 Nu Pro Nurse Centre 推行的「整合式居家護理」模式,結合專科護士與私家看護團隊,形成一個完整康復網絡:
這種雙線結構能確保患者在整個康復過程中,無論生理或心理方面,都得到全方位守護。
1. 建立規律生活作息
手術後首月是康復黃金期,保持足夠休息、定時作息能幫助免疫力恢復。名卓護的看護會協助制定每日作息表,建立健康節奏。
2. 適度活動與復健運動
專業護士教授簡單上肢運動,有助肩關節活動並預防僵硬,同時改善循環、減低水腫。活動循序漸進,避免過度疲勞。
3. 情緒支持與心理重建
乳癌術後的情緒波動在所難免。看護團隊會定期與患者對話,提供傾聽與心理安撫,使其漸漸走出憂慮陰影。必要時可轉介專業心理師。
4. 家庭支援與教育
名卓護不只照顧患者,也關懷家人。護士會教導家人如何協助日常護理,如調整飲食、協助穿衣及淋巴按摩,讓家庭支援更完善。
5. 醫療追蹤與病情監察
定期由上門護士記錄血壓、體溫、傷口癒合狀況等資料,並與主治醫師保持溝通。當發現潛在異常,例如傷口紅腫或疼痛增加,可立即作出應對。
個案主角:陳太太(化名),49歲,接受乳房部分切除手術後出院。
陳太太於一年前確診乳癌,經醫生建議進行乳房部分切除術。術後初期,她面對多重困難——傷口疼痛、上臂腫脹,情緒極度焦慮,甚至出現自我形象低落的情況。
出院後,名卓護的專科護士每日上門替她進行傷口換藥與引流管護理。護士細心為她檢查滲液顏色與腫脹情況,並示範正確的姿勢與防水護理方式。經過一週,傷口狀況穩定下來。
在第三週開始,護士為她進行淋巴引流療程及肩膀活動訓練,陳太太逐步恢復手臂靈活,疼痛顯著減輕。
同時,中心安排了私家看護每天在家中陪伴陳太太四小時,協助膳食、日常運動與心理輔導。看護以細心關懷陪她傾談恐懼心情,並協助她重新建立生活信心。
此外,看護在護士指導下教授陳太太家人如何協助她做上肢活動與觀察傷口變化。家人學懂了正確步驟後,也開始主動陪她一起鍛鍊與調整飲食習慣。這種家庭參與讓陳太太感受到被支持與愛護,不再獨自面對康復的孤單。
三個月後,陳太太已能恢復基本家務,參與社交活動。她感激地表示:
「名卓護的團隊讓我明白,康復不只靠醫療,更靠陪伴和信任。專科護士給了我臨床安全感,私家看護給了我生活力量。更難得的是,家人也學會照顧我,大家一起走過這段路。」
這位患者的經驗正正展現了臨床專業與生活陪伴結合的力量,使康復變成一場全家共同行動的旅程。
名卓護重視的不僅是「為患者做事」,更強調「教家人懂得照顧」。透過上門示範與簡易教育,團隊協助家庭建立照護信心:
這些實用訓練可讓家人更投入病患的康復歷程,減輕心理負擔,也提升整體家庭凝聚力。
乳癌手術後的護理需要不只是醫學,更是一份專業+人性化的持續關懷。
名卓護 Nu Pro Nurse Centre 結合 專科護士臨床專業 與 私家看護專業支援,打造適合香港居家康復環境的全面護理方案。